中国问题解决之道
过去和未来
中国的过去和未来
——回忆两位年逾八旬的忘年交老友
南柯舟文字
昨天,一位年高84岁的老人莅临书店拜访我,他研究《易经》,本来准备邀请他别处茶绪,昨日正好我在书店,遂招待他品茗闲叙,虽然老人的口齿已经不如往昔那般流畅,依然以淳朴的语言回忆往事,回忆中叙述他过去在定襄河边青石村的生活,追忆跟随着长辈们在饥渴交加的逃难中,吃着乞讨来的食物……日本人来了,保乡团来了,阎锡山的晋绥军来了,八路来了,老百姓只好去逃难,喝着漂浮着羊粪和树叶的沟渠中的脏水,吃着苟延残喘的嗟来之食,到处东躲西藏的“苟全性命于乱世”,而八十年代以前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今天斗,明天斗,各种主义各种帽子戴不完,脱不掉,斗了张三斗李四,没完没了,无法无天,多少人命非常苟且的就被草菅火化销声匿迹了,往事不堪回首……居然也能煎熬到今天,领着退休工资,衣食无虞,但楼上左邻右舍经常“打他的‘秋风’”,他说:“他们都是“人渣”,过去参加文革中打砸抢烧的社会混混……我们的社会培养了很多这样的人渣,过去的人渣们及其后代,大都都化身进入各行各业了……”,他说:“他们披着人皮,但本质上还是畜生……”。
他今天挪着蹒跚的步子来看望我,今年是初次造访古城,由于他不认识路找不到我,我与电话中语言交流时他也说不太清楚,于是我也搞不清楚他的具体位置,据今天他说那天他开着车,边开车边打电话,分心之下,八车一头开到了路旁田地里,在被路人救助后,他遂开车返回家中休息。第二次是在昨天下午,经过寻求一位大婶环卫工人帮助下,这位女士专门把他送到书店旁边,我见他的时候,老实憨厚的老人,非要掏出钱来感谢这位大婶,大婶说什么都不行,推迟拒受。来到古城,我问他想吃点什么?他说什么都不想吃,于是只是聊天,喝茶……
想起十一年前同样是84岁的一位老朋友张大同老先生,曾据他说他作为国民党青年远征军成员,曾在缅甸印度作战,有段时期我一直怀疑他是入朝参战的志愿军军人,他生前也是每个星期都来看望我,每次都是一整天的聊天,当然是在家里招待他吃完午饭后,休息一会儿继续聊天。直到父亲在叔叔安排下寓居上海一年的那段时期,也依然如此每周不辍。
在台湾生活期间,他听说老母亲还在世,于是他积极周旋,以到香港旅游名义,转到大陆,打道回府,去探望他的老妈妈后,对老母亲牵肠挂肚,再也无法安然返回台湾,而当时政府也为了宣传大陆安抚台湾归侨的优惠政策,又是给钱,又是安排工作,又是介绍媳妇,遂被正式安排到忻州粮食局工作,又在头上安了一个“政协委员”的虚职头衔,65岁的年龄,跟一位时值28岁前夫车祸后新寡的青年女士结婚,后诞育了一儿一女,今天都大学毕业工作了,其求学过程都是在政府帮忙下协助解决的。那时只要我在忻州,他生前每星期都来看我,他住在忻州古城附近,但据他说从来不去古城转弯溜达,当然那时的忻州古城,依然在规划捯饬中,远没有今天这么整洁干净,其风景如一副人工雕琢的太湖石,却找不到太湖的味道。
自从回到大陆,他一心想再度返回台湾,或者奔赴美国朋友处谋生,朋友是退伍老兵,美国公司在台湾征地,他拿着征地款,直接移民美国,那时这位朋友在做中国古董家具出口美国的生意,在北京有自己的古典家具修复工厂,专门供应热爱中国古典家具的美国博物馆、巨商贵胄,遂变成家产数千万美元的巨富,可见陈丽华女士的红木生意多么发达,能因“红木生意”结识到基辛格,把北京“金融街”的拆迁权拿到手……言归正传,张大同先生熟背《论语》、《大学》,内心中崇尚中国古典文化,为人古朴、厚道、坦荡、儒雅,言辞不越于礼教,不逾于道法,不憎、不恶、不嫉、不妒,他两次申请赴美访友,在美国的朋友为他出具数千万美元经济担保书的情况次下,都被美国大使馆拒签,当时他拿给我一整套美国朋友的赴美访友邀请书看过,找我想办法,我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呢?除非自己想办法,我想的办法不一定适应他,而那么大年纪,可能早已被领事馆认为有赴美不归的养老嫌疑因而拒签,美国人怕他“拖累美国经济?[尴尬][尴尬][呲牙][呲牙]”,可见这美国大使馆的签证,并非完全是具有人道精神的,除非夫妻子女邀请,还有谈的可能 否则的话免谈……
闲聊之及,无所不谈,话匣开处,不聊柴米油盐酱醋茶,专为忧虑中国未来,中国的今天成就得来不易,如何守住,依然是个大课题,一旦失足,再走错路,必然万劫不复,重坠泥犁……
●五权分立——孙中山的政治理论遗产作者:南柯舟/中英文
政治分权和制衡的概念是许多政府系统,特别是民主社会组织的基本原则。 这一概念主要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提出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中提出的,并对《美国宪法》等的设计产生了影响。最早提出政治分权理论的是哲学家洛克。
“分权”是指将政府职责划分为不同的部门,以限制任何一个部门行使另一个部门的核心职能。 其目的是防止权力集中并提供制衡。 传统模式将政府分为三个部门:
1. 立法(制定法律): 该部门负责制定法律,并有权修改或废除法律。 在美国,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分为两个机构:众议院和参议院。
2. 行政权(执法权): 该部门负责实施和执行立法部门制定的法律。 在美国,它由总统领导,但在其他国家,它可以由总理或其他行政官员领导。
3. 司法部门(法律解释部门): 该部门解释法律并决定法律是否得到遵守。 它还可以决定法律是否符合宪法(如果有宪法的话)。 在美国,这项权力属于最高法院和其他联邦法院。
“制衡”是一种允许政府各部门修改或否决另一部门行为的制度,以防止任何一个部门权力过大。 这就在政府各部门之间建立了一种平衡,并确保政治体制顺利和团结地运作。 例如,总统(行政部门)可以否决国会(立法部门)制定的法律,但国会可以三分之二的票数推翻总统的否决。 同样,最高法院(司法部门)可以宣布法律或行政行为违宪,从而有效制衡其他部门的权力。
这一制度旨在防止滥用权力,并通过确保一个部门不会变得过于强大来保障自由和权利。 这一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各部门使用其权力的意愿,以及制衡机制是否能发挥预期作用。
孙中山(孙文/孙逸仙)的政治理论和实践对于当时的中国以及政治学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尽管他在实际政治中建立了总统权高于一切的体系,这一点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但他对政治制度的贡献,特别是五权宪法的构想,是不可否认的。
孙中山提出的五权宪法包括:
1. 立法权: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2. 行政权:负责执行法律和管理国家日常事务。3. 司法权:负责审判案件和解释法律。4. 考试权:负责选拔公务员,确保政府官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5. 监察权:负责监督政府官员和机构的行为,确保它们的公正性和法律遵循性。
除此之外,孙中山还重视新闻自由和内部监察的作用,强调选举制度和文官制度的重要性。在他的政治理论中,文官不仅要接受监察机构的监督,也要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这表明他认为,为了建立一个公正和有效的政治体系,需要多方面的制约和平衡机制。
孙中山的这些理念不仅体现了他对民主和自由价值的追求,也显示了他试图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西方政治理论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和政治改革。尽管实践中可能存在缺陷或未能完全实现其理想,孙中山的政治理论无疑对后来的政治思想和制度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努力和贡献是对政治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推进,为中国乃至世界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Sun Yat-sen's Legacy of Political TheoryAuthor: Nanke Zhou/Chinese and English
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checks and balances is a foundational principle in the organization of many governmental systems, particularly in democratic societies.
This concept was largely developed during the Enlightenment period, most notably by French philosopher Montesquieu in his work "The Spirit of the Laws," and has been influential in the design of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among others. The earliest proponent of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separation of powers was the philosopher Locke.
Separation of Powers refers to the division of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ies into distinct branches to limit any one branch from exercising the core functions of another. The intent is to prevent the concentration of power and provide for checks and balances. The traditional model divides the government into three branches:
1. Legislative (Law-making): This branch is responsible for creating laws and has the power to amend or repeal them.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legislative power is vested in Congress, which is split into two bodies: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and the Senate.
2. Executive (Law-enforcing): This bran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the laws created by the legislative branch. It is headed by the Presid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in other countries, it could be a Prime Minister or another executive official.
3. Judicial (Law-interpreting): This branch interprets laws and decides if they are being followed. It can also decide if laws are in alignment with the constitution (if such a constitution ex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ower is vested in the Supreme Court and other federal courts.
Checks and Balances is a system that allows each branch of government to amend or veto acts of another branch so as to prevent any one branch from exerting too much power. This creates a balance among the branches of government and ensures that the political system works smoothly and cohesively. For example, the President (Executive) can veto legislation created by Congress (Legislative), but Congress can override that veto with a two-thirds vote. Similarly, the Supreme Court (Judicial) can declare laws or executive actions unconstitutional, effectively checking the powers of the other branches.
This system is designed to prevent abuse of power and to safeguard freedoms and rights by ensuring that one branch does not become too powerful.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 relies on the willingness of each branch to use its powers and on the checks and balances working as intended.
Indeed, Sun Yat-sen's (Sun Wen) political theories and practice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China at the time and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Although he established a system where presidential power was paramount, which might be controversial,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political system, especially the concept of the Five-Power Constitution, are undeniable.
Sun Yat-sen's Five-Power Constitution included:
1. Legislative Power: Responsible for making and amending laws.2. Executive Power: Responsible for enforcing laws and managing daily state affairs.3. Judicial Power: Responsible for adjudicating cases and interpreting laws.4. Examination Power: Responsible for the selection of civil servants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competency of government officials.5. Supervisory Power: Responsible for overseeing the conduct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institutions to ensure their fairness and compliance with the law.
Moreover, Sun Yat-sen also valued the role of press freedom and internal oversight,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electoral and civil service systems. In his political theory, civil servants were subject to oversight by supervisory bodies as well as the press. This indicates his belief that a fair and effective political system requires multifaceted checks and balances.
Sun Yat-sen's ideas not only reflected his pursuit of democratic and free values but also showed his attempt to combine Chinese realities with Western political theories to advance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political reform. Despite flaws or the inability to fully realize his ideals in practice, Sun Yat-sen's political theories undoubtedly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ubsequent political thought and system design. His efforts and contributions significantly adv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theory, providing valuable intellectual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in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
●南柯舟的九点经济与政治思考
1. 权力极端化的危害: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认为,极端集中的权力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和决策的低效率。权力过于集中可能导致腐败和效率低下,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2. 权力的合理分散:体系性地降低权力集中程度有助于防止滥用和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分权也有利于经济资源的更有效分配。
3. 纯粹法治社会的重要性:法治在政治经济学中扮演着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私有财产的角色。强化法治有助于维持经济活动的稳定性和预测性,促进投资和经济增长。
4. 自由新闻的作用:自由新闻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和监督者,能够制约政治权力,促进政府决策的透明和公正,有助于防止权力滥用和提高政策有效性。
5. 如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社会法治化才能保证经济正常发展,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可修复、均衡的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基础。政治经济学强调通过有效的政策和制度设计来实现这一目标。
6. 权力过度和无序的社会危害:在权力无序的状态下,法律和新闻可能无法有效地执行其职能,导致社会道德和良知受损。这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经济发展受阻。
7. 政治对经济的负面干涉:政治对经济的不合理干涉可能扭曲市场运作,妨碍经济的良性循环。政治经济学认为,应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干预,以促进市场效率和经济增长。
8. 两极分化与经济连通器原理**:
- 财富分配不均:不合理的财富分配机制可能导致资源和收入的极端集中,阻碍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
- 富裕者的再创业困难:如果富裕者无法稳定地再创业,可能导致经济创新和生产力的下降。
- 贫困者的福利获取障碍:机制缺陷导致贫困者难以获得必要的社会支持,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 技能培育的困难:贫困者无法有效培育生存技能和技能,这可能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
- 流动性降低:机制性缺陷降低了经济和社会流动性,阻碍了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
9. 法治与自由市场的关系:绝对法治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石,保障了交易的稳定性和预测性,是市场经济高效运作的前提。
综上所述,我的九点思考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涉及到权力、法治、新闻自由、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等多个层面,他们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连带作用。
中国大学的核心问题
●中国大学的核心问题
南柯舟/文/严禁各种方式理由的抄转
1,内地的大学在课程设计上具有非常大的封闭性,欠缺高度的开放性,所谓的开放性就是,课程的设计要横向跨学科。使得本学科和亲密边缘的学科发生横向的紧密联系,增加其实用性。
2,另外制约内地大学思想开放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思想意识形态(不一定指政治思想意识形态,还包括人们的思维方式)课程束缚了大学思维的开放性,使得今天的内地大学,在创造性上,依然无法比肩欧美的大学学术水平,其一,比如有些不同于大陆的经济形式形态的创新,在意识形态上,它不能轻易定位,一旦定位就扼杀了其生存的可能。其二是,一旦设定意识形态,整体的意识形态思维就变成一个巨大的笼子,这个笼子,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禁止自由思考,然后去用马克思主义对标,是不是远离了马克思主义?这样一来,这个项目,它自己首先就自我流产了。其三,因为社会宽容度问题不足,于是一个学者跨学科的研究,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上,就被严密否决。一个专业搞英美文学的,社会不认为他是搞企业的料,大部分人不会承认他的行为。这就是今天现实中国中的民间意识形态。
3,是内地的大学在学分和修学时间上不能达成平衡。第一专注于论文发表数量,不求质量,但对论文内部的案例实验性缺乏严密的监管,处罚力度太小,导致论文作假非常严重,社会上竟然有论文发表公司可以生存,进行暗箱操作,代写论文公司存在,匪夷所思。而因此被自然撤销的论文则比比皆是 即使发表的论文,也有可能不是自己写的。有的导师被自然杂志列入黑名单。哈佛大学的一份数据表明,中国学生的作弊造假学术腐败比率非常的高,所以中国学生的被清退退学率也非常的高。
4,无论在任何课程的设计上,中国大学的思想和行为开放性非常低,自主实验性和实验的社会支持度非常的低。在美国的大学,学生被教导具有高度的学习主动性和社会主动性,具有高度的被各种资本形态支持的社会实验性,高度的社会环境支持的实验性。
5,全球两个大学质量监察机构要求的大学规模中,中国大学可能规模比较大,为了把学校的国际学生比率提升到一定高度,中国大学想尽一切办法的提升国际学生的比例,但是收入的生源是比较劣等的生源,未经入学考试,或者简略入学考试的非常多,而内地大学,即使使用了非常优惠/优异条件的入学手段,加强其国际学生的入学比率和入学数量,都不可能跟欧美的大学比肩,因为学生的原始质量决定了一个学校在学术上做出的成绩可能性,单单就这一点, 完全不可能跟世界上一些好的大学比肩。民国的大学为什么有几座跟世界大学(以哈佛大学为例)比肩?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自由决定教学质量。
6,大学的私立化一定是未来大学的办学目标,因为私立化的大学学校的自主权限非常的大,它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来随时纠正办学的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时间设计。而我们的公立大学。自主权限非常的狭隘,不能因应市场的需要及时的,灵活的改变课程设计和课程时间设计。由于大学的私立化对生源和师源能够迅速的优胜劣汰,不再对学校的教师岗位一旦入职就进行终生负责,只对最优秀的教师实行终生教授制度。所以大学的私立化也是聘请国际名师的有效途径。另外国际名师在世界各地讲学,也特别容易召唤和发现优异的生源。
7,大学本身也是伸向全球四面八方的一个信息触角,自由的大学体系能够动态的感觉到国际社会的需求,动态的掌握到国际先进的科学内容,动态的掌握到国际名校的哲学思想研究动态,动态的掌握环球优秀大学智库所思考的内容,优秀的学校本身是一个全球交流和咨询机构,在优秀的大学,全球优秀的精英集中在这里,为了解决世界性问题而努力,他本身就促进了世界的文明进步。
最后略加总结,总而言之来说,中国的大学,制度比较僵化,官本位,自主性小,绝对意识形态化,专业设计封闭化,制造出来的学生就像一个个工具,他缺乏自主性创造力,当然整个的社会也缺乏这种支持性,这本身存在一个大制度的问题。整个的制度,在外部上鼓励创新,但现实上了内部对创新持有各种利益交锋,使得学校变成一种官校企学教五大不同利益不同目标的主战场。第一是思想的禁锢导致了市场行为的禁锢,就像美国的人力资源银行,时间银行,在制度上不支持,比如特殊形态的东西,一旦涉及到银行两个字,就有各种的限制,这就是思想的进步导致的社会进步受限。第二是没有生存的土壤,无论民间的,官方的认知(官方甚至无认知意识,更别说认知)都非常落后,至今跟不上,社会的环境也跟不上。
●列举了以上的问题,希望引起各位领导的重视,积极的将我国的高等教育引向真正的国际化,自由化,真正的迈进比肩世界名校的世界名校,将历史中属于民国创造出的教育上的荣耀重新肩负起来。
近现代哲学中的技术性问题
中国近现代哲学中的技术性问题
——兼谈古典朝代循环的中哲基础
●by 南柯哲学
昨天观看浙江大学在杭州宝石山纯真年代书吧里举行的中法诗会,讨论中涉及一个问题,哲学与诗歌的关系,有的中国诗人认为诗歌不一定需要哲学,关于这个话题,我发现中国诗人们都很浪漫,而法国诗人保持了来自欧洲的诗人一贯保持的优雅和理性,绝少武断的谈及他本身没有深入研究的事物。
诗人的诗歌语言或许能呈现一点点哲理,但即使如此,诗歌里的哲理也仅仅是看到了表面的皮毛现象,但哲学家看到了事物本身的核心问题、现象中的本质、事物的规律。因此当诗人讴歌赞美生命时,哲学家反思在现象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由此我谈一些中哲问题。
中国宋明理学最接近于西方哲学,由用求体,格物群理(格物致知),实事求是,所谓用,物,(实)事,都是表面现象,体,理,知、是,都是本质,但这个本质,本身在中国从发展中的现象看来,完全是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的,但真理出现的核心/本质规律,往往是在特别长期的各种因素不断循环不断积累下出现了庞大的累积熵数之后导致了的一个最终结论和结果,需要从特别长期时间内发生的普遍现象去观察最终结果,即从现象到规律,但中国居然绝人不认可这一点,所以朝代循环不断发生,周王朝结束后,从秦开始处在一个短暂的二百到三百年一个王朝生死周期的死循环里。
中哲在理论上谈知识、理性,比如由用求体中的体、格物群理中的理,格物致知中的知,实事求是中的是,其中体,理,知、是,虽然都是本质、知识,但“中国近代哲学”整体在过程思辨中没有详尽的逻辑技术,导致结果上毫无理性,无逻辑思想,就像一只鸟想飞翔,站在高楼高山顶端,却发现自己没长有(用于格物致知的)翅膀,从高处爬升,升力越高,遇到冷热空气激烈交替事件,翅膀逐渐冻僵了,堕落下来怎么办?于是只能站在高山高楼顶端大喊格物致知(要温暖其用于飞翔的翅膀)。
至于谈到中国古代哲学,我看到中国古典哲学里,墨学和名学中有逻辑思想,但近人对之挖掘研究的不多。
任何事物都是有其性状的,有性状,必然会出现规律,所以理性的本质,它是有规律可循的。规律或许短期中难以观察到,长期看来,必有其中的规律。
只有宪政司法化一条路,只有用用宪政司法化才能避免走进骨子里唯有通过不断的进行各种隐蔽隐性的和彰显的政变才能生存的朝代循环漩涡[合十][合十][合十]
●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南柯在此谈谈我们的未来!
南柯/文
是呀,我们都老了,我今年的年龄,早已超过了不惑,但是我依旧很困惑,虽然按照国际上老年人的标准是八十岁起步,我还不老,但我以及比我们老的老一辈,恐怕绝对性的难以熬到等到一个先进理念的社会出现了,等到出现像德国那样在《德国基本法》里所公布出一种高等级别的文明出现了那样的社会了(见文后翻译)¹:
(3) Die Gesetzgebung ist an die verfassungsmäßige Ordnung, die vollziehende Gewalt und die Rechtsprechung sind an Gesetz und Recht gebunden.
(4) Gegen jeden, der es unternimmt, diese Ordnung zu beseitigen, haben alle Deutschen das Recht zum Widerstand, wenn andere Abhilfe nicht möglich ist¹.(见文末译文)
自79年开始,中国看到老搞路线运动,老搞阶级斗争,老搞低知识含量的生产(全民捣锅砸盆大炼钢铁),被迫启动经济体制改革,想从欧美学点先进经验,学习点先进科学,改善人民生活。
这时候,信息闭塞,八十年代听广播,在被子里听,起点相当低,才带来了低成本优势。
什么是起点低,本质就是无知,对标欧美,一是经济穷,二是知识白。说白了就是知识少,知识欠缺,也就是对欧美国家的掌握的先进科学技术知识非常无知。
所谓低成本优势,是一个道德上非常拙劣的词汇,就是实现了对底层的最低成本使用,在国际上人力资本最值钱最有价值的年代,国家参与性质的实现通过工资控制,调节劳动价格,这是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收获的工具型技术,马克思主义说,资本积累来自压榨剥削。你们说这个理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是这样说的?剩余价值理论,大家难道不清楚吗?
开放的本质是什么?开放的本质如下:
第一,是知识红利,它当然的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在知识上,需要充分吸收来自西方两百年来科学技术大发展的红利,知识大发展的红利,这些都来自西方。但是这时候,你们没有认识到,西方的发展是两只脚发展,一只是人文社科,一只是自然科学,缺乏一只脚,叫做独腿走路,走不远的。人文知识是眼睛,自然科技是脚,瞎子走路,你能走多远?
第二,从事体力劳动的低端知识含量人口红利。人口多,竞争激烈,使得低成本生产成为可能,这是低端知识含量人力资源带来的红利。再说我们从人口大爆发中获取到的人口红利。巨大的人口基数,既无法创造庞大的消费,又无法创造庞大的密集劳力产业型态的低层次经济活动。从事体力劳动的低端知识含量人口,也是从事建筑业、采矿业的劳动力大军来源。但今天需要的是从事脑力劳动的高端知识含量人口,低端知识含量人口已经失去了劳动技术优势。但人口质量不是由数量创造的,而是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创造的。一个国家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他所创造的劳动力大军,只能进行低端产业的低端经济活动。今天中国面对的问题是,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工人无法从事高端智慧型态产业的经济活动,庞大的低端知识人群,他们既无法进行产品的深度研发更新换代,因而也就无法为社会创造更加巨量的深度社会价值,成为社会在需求知识密集型产业工人时,一个沉重的社会拖累与负担,而且整个社会不得不为他们支出相当庞大的医疗保险社会保障费用。实际上这种情况是教育的失败所导致的。
第三,和平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平也是红利,积极交流创造了一个和平环境,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可持续安定生产的环境,只有结束大规模战争,国家才能安全发展。
第四,参加国际组织带来的制度红利。十九年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贸总协定最惠国机遇,中国在此后的三十年,才迎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我认为,08年奥运会似乎既是这一发展阶段的巅峰,但是,又是一个大转略点,这时候开始大喊大叫各种大计划,大战略,全球的高调声音,非我莫属,这是一个大喊大叫大鸣大放,生怕各国不知道你在干什么的时期,是一条不归路。
我们再来介绍弯道超车的概念,弯道超车,它最早是在1985年由一位名叫周学文的车手提出的。在1985年的全国汽车赛事中,周学文夺得了首个全国冠军。在他的比赛经历中,他发现在弯道上超车可以获得更多的优势,因为在弯道上,车速较慢,车手可以更好地控制车辆,并且可以更好地利用对手的失误来超越对手。随后周学文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弯道超车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超车位置、合理利用刹车和加速、抓住对手出现失误的机会等等。这些技巧在他的比赛中屡试不爽,也得到了其他车手的认可和学习²。
后来因为李彦宏,他掌握了中国最大的媒体资源,把自己在百度上,弄成弯道超车理念的创始人。兼简直荒唐么,他一个搞互联网的网上开车开多了,知道了弯道超车?³
据说2009年,李彦宏在“中美经贸论坛”,拉大旗作虎皮,提出自己的“弯道超车”观点。他其实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弯道超车么。
随后到了在2017年的IT领袖峰会上,马云对李彦宏的这个说法,提出反驳,马云认为“弯道超车,是十超九翻,要换道超车”。
笔者南柯舟认为,李彦宏有在技术上“弯道超车”的经验,把百度搞成医疗广告专卖杂货铺,一个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弯道超车的危险性时,弯道超车,意味着车道上参与比赛的车子太多,你怎么弯道超车,你不遵守交通规则,乱开乱撞,进行弯道超车危险操作,你是上帝派下人间来搞笑的?你不翻车才是怪事。
后来,据说是杨小凯先生发创了一个理论,叫“弯道超车陷阱”。
南柯在这里,要系统的,形象的,给你解释解释。道有正道,有弯道,弯道,杨小凯说的是砖制体制国家,因为其经济阶段性发展,刻意宣传所谓的“某某特色模式”,(南柯舟备注:也就是弯道,各位看好,是弯道,故意搞的弯道,叫做弯道超车,有路不走,摸石头过河),于是这个弯道超车,宣传久了,自己也就信了,它忽略了在经济改革中,要配合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忽略了体系改革的急迫性,要知道,欧美资本主义的“道”,是经历漫长的几百年走出来的,它是直道,根本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弯道可言,其间奠定了经济发展基础的学科很多,比如泰勒提出的的现代管理学,管理哲学,人文学科,这是一个非常具备自洽自纠自查自审功能的社会发展大环境,具有自我纠错功能。
如果大经济的发展,它缺乏前述的大环境支持,知识上单纯的认为获取先进技术,先进科学,这是一只脚独腿走路,没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的眼睛。到了钱学森,他老人家发现不对,大力推动前沿交叉科学的发展,想要扭转局面,可惜,已经迟了。
独腿走路,坚持不久的,俗话说,出来混,你不遵守交规,不明白规则,要忽略基础研究,高速弯道超车,等于独脚瞎子走路,肯定不会珍惜拿到的成果。发展的手段,就是大举借债,大举融资,大花钱,乱花钱,不把钱用来搞基础研究,导致我们的基础研究至今很落后,科学领域充满骗子,利用科学项目骗国库的钱。搞基础科学出成果慢,等不起,于是最后发现,最有效的最大利润的方向,就是想办法融入大市场,搞房地产,卖地盖房,规模越搞越大,全民炒房,主要是谁在炒房,数据统计都一清二楚,公共权力在卖地,把公地都卖给权力与财富的合谋者们,公共资源都私有化了,该政府承担的责任,政府没有承担。
这种情况下,经济规模越大,体量越大,体制改革越是滞后,积累的社会矛盾就越大了。为什么么?体制限制了经济发展,干一件有关通过科学技术搞生产的正事,有企业界人士爆料,他从北京到省内,再到辖区,要盖几百个公章。这就是体制阻碍了社会发展。
船小好掉头,船大难掉头。当你在船小时没有制定好高速发展时必须规定的规则,定好未来发展的计划,等你的经济所积累的总量体量足够大时,这个固化的制度体系和经济发展的规模,已经不再匹配了,两者都会陷入困境,体系陷入困境,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经济陷入困境,不知道该怎么走,向左不敢走,怕失去私人利益,俗话说变色。向右吗?众所周知,当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了,代价是发说展的成果,被内部消耗了,有多少生产力,消耗多少,这样就变成结构性困境了,陷入结构性困境了,积累的困难,当然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重,海水涨潮时,哪个人在裸泳,你两眼不看。哪里有暗礁,你充耳不闻。大家知道却没人说,甚至大家根本不知道,那么陷入困境,改变困难的成本,脱离困境需要的魄力,解决困难的决心,也就越大,改正的成本,也就越高了。改革体系的这个人在哪里?
未来的的前途有何种答案,怎样解决?留下这份折腾,该怎样折腾,只能在彷徨中思考……
今冬的雪,怎么这么大?这么寒冷?明年有多大的雪在等待我们呢?
备注:
1,翻译原文见如下,
(3) 立法应受宪法秩序的约束;行政权和司法权应受法律和正义的约束。
(4) 如果没有其他补救办法,所有德国人都有权抵制任何企图废除宪法秩序的人。
2,来自汽车江湖网,http://yp.qc188.com/113894051.html
3,来自百度知道搜索:弯道超车是谁提出的?
●中国先秦时代的雏形法理逻辑体系
南柯/文
中国古代有严密的本体司法逻辑——法理逻辑学的开端,语言为……则……则……则,不断由果推因,最后达到鲜明准确的正结果和负结果。可敬的是,其中无一点迷信成份。所谓不法法则水旱发,乃是说,治理江水和汉水的官员们,不依法治理,造成水患,淹没良田。治理民生的官员们,平时不依法治理,旱年造成旱灾,人民饥饿。水灾和旱灾过后,瘟疫横行,民不聊生。
关龙逢谏夏桀取消炮烙之刑法,《资治通鉴》记载:桀杀直臣龙逢,众莫敢直言,汤使人哭之。《竹书记年》记载炮烙之刑为周文王向纣王请求取消。《史记·殷本纪》载,商末,“百姓怨望而诸侯有衅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周文王为武王伐纣奠定民心基础。姜太公是最早的法理逻辑学家。
●中国大学的核心问题
南柯舟/文/严禁各种方式理由的抄转
1,内地的大学在课程设计上具有非常大的封闭性,欠缺高度的开放性,所谓的开放性就是,课程的设计要横向跨学科。使得本学科和亲密边缘的学科发生横向的紧密联系,增加其实用性。
2,另外制约内地大学思想开放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思想意识形态(不一定指政治思想意识形态,还包括人们的思维方式)课程束缚了大学思维的开放性,使得今天的内地大学,在创造性上,依然无法比肩欧美的大学学术水平,其一,比如有些不同于大陆的经济形式形态的创新,在意识形态上,它不能轻易定位,一旦定位就扼杀了其生存的可能。其二是,一旦设定意识形态,整体的意识形态思维就变成一个巨大的笼子,这个笼子,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禁止自由思考,然后去用马克思主义对标,是不是远离了马克思主义?这样一来,这个项目,它自己首先就自我流产了。其三,因为社会宽容度问题不足,于是一个学者跨学科的研究,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上,就被严密否决。一个专业搞英美文学的,社会不认为他是搞企业的料,大部分人不会承认他的行为。这就是今天现实中国中的民间意识形态。
3,是内地的大学在学分和修学时间上不能达成平衡。第一专注于论文发表数量,不求质量,但对论文内部的案例实验性缺乏严密的监管,处罚力度太小,导致论文作假非常严重,社会上竟然有论文发表公司可以生存,进行暗箱操作,代写论文公司存在,匪夷所思。而因此被自然撤销的论文则比比皆是 即使发表的论文,也有可能不是自己写的。有的导师被自然杂志列入黑名单。哈佛大学的一份数据表明,中国学生的作弊造假学术腐败比率非常的高,所以中国学生的被清退退学率也非常的高。
4,无论在任何课程的设计上,中国大学的思想和行为开放性非常低,自主实验性和实验的社会支持度非常的低。在美国的大学,学生被教导具有高度的学习主动性和社会主动性,具有高度的被各种资本形态支持的社会实验性,高度的社会环境支持的实验性。
5,全球两个大学质量监察机构要求的大学规模中,中国大学可能规模比较大,为了把学校的国际学生比率提升到一定高度,中国大学想尽一切办法的提升国际学生的比例,但是收入的生源是比较劣等的生源,未经入学考试,或者简略入学考试的非常多,而内地大学,即使使用了非常优惠/优异条件的入学手段,加强其国际学生的入学比率和入学数量,都不可能跟欧美的大学比肩,因为学生的原始质量决定了一个学校在学术上做出的成绩可能性,单单就这一点, 完全不可能跟世界上一些好的大学比肩。民国的大学为什么有几座跟世界大学(以哈佛大学为例)比肩?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自由决定教学质量。
6,大学的私立化一定是未来大学的办学目标,因为私立化的大学学校的自主权限非常的大,它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来随时纠正办学的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时间设计。而我们的公立大学。自主权限非常的狭隘,不能因应市场的需要及时的,灵活的改变课程设计和课程时间设计。由于大学的私立化对生源和师源能够迅速的优胜劣汰,不再对学校的教师岗位一旦入职就进行终生负责,只对最优秀的教师实行终生教授制度。所以大学的私立化也是聘请国际名师的有效途径。另外国际名师在世界各地讲学,也特别容易召唤和发现优异的生源。
7,大学本身也是伸向全球四面八方的一个信息触角,自由的大学体系能够动态的感觉到国际社会的需求,动态的掌握到国际先进的科学内容,动态的掌握到国际名校的哲学思想研究动态,动态的掌握环球优秀大学智库所思考的内容,优秀的学校本身是一个全球交流和咨询机构,在优秀的大学,全球优秀的精英集中在这里,为了解决世界性问题而努力,他本身就促进了世界的文明进步。
最后略加总结,总而言之来说,中国的大学,制度比较僵化,官本位,自主性小,绝对意识形态化,专业设计封闭化,制造出来的学生就像一个个工具,他缺乏自主性创造力,当然整个的社会也缺乏这种支持性,这本身存在一个大制度的问题。整个的制度,在外部上鼓励创新,但现实上了内部对创新持有各种利益交锋,使得学校变成一种官校企学教五大不同利益不同目标的主战场。第一是思想的禁锢导致了市场行为的禁锢,就像美国的人力资源银行,时间银行,在制度上不支持,比如特殊形态的东西,一旦涉及到银行两个字,就有各种的限制,这就是思想的进步导致的社会进步受限。第二是没有生存的土壤,无论民间的,官方的认知(官方甚至无认知意识,更别说认知)都非常落后,至今跟不上,社会的环境也跟不上。
●列举了以上的问题,希望引起各位领导的重视,积极的将我国的高等教育引向真正的国际化,自由化,真正的迈进比肩世界名校的世界名校,将历史中属于民国创造出的教育上的荣耀重新肩负起来。
●思想●逻辑●经验●知识●视野
●伟人/国君的年龄与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成败 南柯舟/文.
今天的天气似乎不错,阳光明媚。看了看朋友圈,头脑里跳出个问题,该怎么称呼地球上那些“自封的伟人”呢?那些被世界历史永远记忆带来深刻内容的人:希特勒,斯大林(古拉格)、阿明(高棉),波尔布特(高棉),米洛舍维奇(前南斯拉夫),卡紮菲(利比亚),萨达姆(伊拉克),齐奥塞斯库(罗马尼亚),金一世,金二世,金三世,普帝,霍查(阿尔巴尼亚),本拉登(基地组织)……曾经也不可一世,今天,哈马斯组织的艾哈迈德·亚辛,伊斯梅尔·哈尼亚,穆罕默德·德伊夫,叶海亚·辛瓦尔也不可一世,我觉得称呼他们做“今上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神威上皇”就很不错,你说呢?
在今日这明媚的阳光中,南柯的思想又顺藤摸瓜的滋生出一个问题:“伟大”的领袖总想改革,但从来没有一种君弱臣强的改革能够成功。秦穆公,公元前381年出生,死于公元前338年,死时43岁。公元前356年开始第一次改革,孝公时年25岁。王安石改革时宋神宗时年20岁郎当,风华正茂,管仲在齐国实行改革时在公元前 685 年至公元前 643 年期间,齐桓公时年31岁(齐桓公出生于716年)。苻坚重用王猛进行改革时苻坚时年359年,时年21岁,苻坚出生于338年。北魏冯太后(442年-490年10月17日)改革时(471年开始),冯太后时年29岁,其孙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孝文帝拓跋宏时年19岁,改革一直进行了9年(公元490年至公元499年),祖孙两代改革历时28年,孝文帝改革已成身先死,应该是累死的。
看遍古代君主在时代要求当改必改时的中道改革,也称为中兴改革,都是在年富力强时。必要的条件是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知识充足,低调不抢功、功归下属、过归自己、隐藏锋芒、远交近不攻、不向周边大小邻邦耀武扬威招致记恨,如果反此道而行,这样的认知,要让其走上正路,其实可能性不大。如果反此道而行,自己年岁已大,精力不济,又知识不足,还喜欢到处大肆炫耀,加盟邪恶集团,到处结怨树敌,这样的认知,要让其走上正路,其实可能性不大。
我们再谈谈慈禧太后。清末洋务派新政没有慈禧的支持是不可能顺利的,而洋务运动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慈禧太后从镇压戊戌变法到转向支持清末新政,她其实也意识到,如果不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清朝将难以维持统治。又因为帝后两党的夺权斗争,将慈禧推向历史的风口,再加之作为女性统治者,却不愿放弃利用权力铺排奢华,各种原因,导致了改革如边扬汤边止沸,走向颠沸混乱。
历史如此,呜呼哀哉😱😱😱
中国问题解决之道的深思
南柯/文
序言:个人私德时代结束了。人类早已经进入系统化解决时代。在唯有系统化解决才能解决系统问题的时代,提倡个人私德是智商低下问题。
●1,无论哪种社会,走向美好的唯一途径是实现法治社会。同意否?
●2,无论哪种社会,消灭愚昧唯一途径是实现教育自由。教育放开枷锁,才能让愚昧走开。同意否?
●3,无论哪种社会,走向自由的唯一途径是体制文明。同意否?
●4,无论哪种社会,走向体制文明的唯一途径是宪法司法化。同意否?
●5,无论哪种社会,走向宪法司法化的唯一途径是根本性司法体系——法律体系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独立自治的司法—法律体系。同意否?
●6,无论哪种制度,消灭特供唯一的途径是取消特供。现有特供体系是制度不公的产物。同意否?
●7,无论哪种制度,消灭腐败唯一的途径是权力财产公开化。同意否?
●8,无论哪种制度,消灭不公的唯一途径是新闻自由化。同意否?
●9,无论哪种制度,消灭暗箱操作唯一的途径是行政透明化。同意否?
●10,无论哪种制度,建立社会公正的唯一途径是建立财税衡平制度,以财税方法衡平社会财富,达到分配公平。同意否?
●11,无论哪种社会,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唯一途径是实现教育科学化。教育科学化,才能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同意否?
●12,无论哪种社会,想实现教育科学化唯一途径是提高逻辑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有高度地位。才能实现教育科学化。同意否?
●13,无论哪种社会,想实现科学突飞猛进,唯一途径是提高基础科学研究在科学事业中的应有高度地位。才能实现科学事业突飞猛进。同意否?
●14,无论哪种社会,想实现提高基础科学研究在科学事业中的应有高度地位,财政支持是唯一路径。同意否?
●15,无论哪种社会,想实现国际人才回流,实现高度的制度文明是唯一路径。同意否?
●16,无论哪种社会,想实现高度的制度文明,提高社会宽容度实现思想自由是唯一路径。同意否?
以上是南柯对于中国问题解决之道的深思。
■南柯思想录
国家应有之文明形态
●南柯舟认为,任何被垄断的公共权力都无法制约公共事务中的腐败。因为任何人,任何机构,在任何活动中,没有任何来自宪法司法化的保障,来自新闻的自由,来自舆论的自由,来自信息的自由,来自权力和利益的绝对回避,都无法控制公共权力操作者具有的私心。
●南柯舟认为,当一个政府符合以下五点时,其政府的大部分单位,都可以以私有方法,提高其执行效率,因而,南柯舟认为,私有是文明的唯一道路。私有必须符合以下五点:
第一:政府走向宪法法治化。
第二,军队、立法单位、司法单位、质检和标准计量单位,不可以分解外包,并受私人新闻业务的新闻监督,新闻业务更应受同行业和舆论监督。
第三,强大的反垄断力度。一切售卖形态的商业垄断必须被解体或分解为最小单位,甚至包括警察警务服务也可以进行商业外包。
第四,同时一切机构的业务必须走向绝对透明公开化。
第五,言论、意识形态、教育、土地、商业,必须走向私有,才能建设好公共社会。
当一个政府,其行为符合以上五点时,即使政府机关的任何服务,都可以实行特别专业的外包以提高效率。
国家机会主义和个人机会主义
南柯舟
机会主义,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机会主义;一种是个人机会主义。我国的机会主义,无论是个人机会主义,还是国家机会主义,貌似都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国粹。
国家机会主义和个人机会主义,都建立在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在仁义礼智信五术上,君不见,此五术者,到了具体事务上,居然互相之间可以打太极拳,互相扯皮,互相推卸责任。
第二建立在阴阳文化的阴奉阳违,明里一个说法,暗地里毫无底线,这样的价值观,其实没有什么观,三天两头一变,怎么对我有利怎么来,毫无长远的国家价值观思想系统。
第三,还建立在孙子兵法等兵书;厚黑学;古代被禁读的鬼谷子、阴符经等混世典籍上。
第四,国家机会主义的盛行,也是法家思想和术家思想共同推动的产物,彼此共同简称法家,在法家思想中,法与术互相拱卫,法家这个法,不是法治之法,而是暴力、权力、力量之法。
纲举目张,只有国家实行宪政司法化,才能解决以上诸多问题引发的诸多乱象。
Add a New B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