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中国古典思想
●庄子和当代中国男性
我身为当代中国男性,却大抵是看不起当代中国男性的。中国男人常常将对自由的期待寄托于丰富想象,而将对自由的期待寄托与丰富想象是人类儿童时期处于蒙昧状态时的状态。
无论中国文人如何鼓吹《庄子》这本书,《庄子》都是在诡异的尘世寻求荒谬答案的预言书。
《庄子》满篇荒唐事,一纸辛酸言,满篇笑谑,句句荒唐江湖。这种江湖,是中国式的荒唐奇葩诡异江湖。
中国文人从庄子中看不到它在讽刺国人看见一堆狗屎,嗅到一泡狗尿,就可以意淫出朵朵奇葩,认为是普世真理吗?
中国人这种奇葩思路,在西方闻所未闻,古今只有中国人独享。
庄子一书,道尽人间扭曲,它是本预言书,笑料书,奇葩思路书。这人间乃是东亚腹地的奇葩人间。
汉学西学分野之辩
南柯舟/文
谈到当今发达国家里,日本社会学术中分为两种流派。一派汉学派。一派脱亚入荷入西派。汉学派学的是春秋大义,魏晋风范,晚元有明一代心学理学,大多数是为后工业化时代下被3.0版本的后现代科技文明中焦渴的灵魂充饥,而不是用于治国理政。最终是麦克阿瑟把美式法律全面搬过日本,限制了皇族权力,走上了全面司法法治化道路,从而拯救了日本。我一直不清楚,从汉学里研究研发出来的哪种思想导致了世界上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走向了现代文明?如果说台湾?一个海岛地区,整天陷入在战争的进退维谷里,其留学人员大部分流向欧美日,政府系统五权分立,民间无人不趋日慕美,哪一点证据证明在奔赴文明的路段上从文化、法理、体制体系上,是汉学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欧美推动汉学研究,是为了从古老学问中获利?还是为了传播文明?获利问题不存在,因为除了少数持有国家话语权的汉学学阀任何商业行业都比研究汉学者富裕。是为了传播文明吗?如果汉学本身具备无限文明,又何必画蛇添足用欧美日本人的汉学自我彰显乃至于趋之若鹜?明明知道汉学研究无法带领任何国家走向和导致文明,为何偏偏要推动研究汉学?唯一的需要就是,欧美资本集团的阴谋,使得中国陷入在永久的涅槃幻觉里,无法进行现代化重生。
在这种质问中,我只发出三点质疑:
第一,希腊文明诞生出一种学术与政治分离分裂的大学独立体制,大学拥有绝对学术研究的自由,这是今天西方大学精神的核心所在。
第二,一个民族敢于吸纳和展现别国的文化,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不要把属于别人有勇气展现和赞美他人的自信,用给自己戴高帽的方式体现出来,那完全是自卑。
第三,称赞你家的食物好吃,不等于就要去你家粪坑里挖屎吃。哪里在吃高福利的美味佳肴,哪里在通过赞美薅羊毛不断薅羊毛贬斥高福利,但自己却在享受高福利和超高福利,哪里就存在心口不一的谎言。
古典历史轨迹
中原历史轨迹闲话
——南柯舟/文
中国古代按照《子产不毁乡校》一文,古典时代确实美好,但按照《竹书纪年》,再结合奥古斯丁与荀子之说,再加人类来自丛林时代,则古典时代未必文明,至于春秋,则是古典文明的成熟期。战国到秦,拼的是哪家乐向西方学习,以及学习速度。
中国学问本身就是世俗学,没有向上升华的云烟,只有人间的烟火缭乱,这导致了中国人内心一生中骨子里充满烟火缭乱。
中国学问中浪漫主义多,毫无非常纯洁的理性主义,基本是两套着装,濡裙与战甲,从远古到清朝,自古如此,打过就打,打不过就和亲,和亲谈不成就干架,干架不成就抹黑,抹黑不成就暗杀,一边耍流氓忽悠,一边搞仙人跳挖坑,一边哥们意气,一边背后插刀。仁义礼智信是一种规训,它规训君子,无法约束君子以外的世俗生活。
周灭商是是不是一种流氓战争?商的铜器文明远远精美于周代。此发达的文明,应该来自西方。周发配纣王家族和殷商旧民在戎地,与西域相通,其应该比周先进。属于流氓集团对文明的毁灭,自古如此)。
中原历史轨迹闲话总结
1. 古典时代的文明与野蛮
《子产不毁乡校》:描绘了古典时代的美好,强调教育与言论自由的重要性。
《竹书纪年》:揭示了古典时代的另一面,暗示其未必如想象中文明。
奥古斯丁与荀子之说:结合人类丛林时代的背景,古典时代可能充满野蛮与竞争。
春秋时期:被视为古典文明的成熟期,思想与文化达到高峰。
2. 中国学问的世俗性
世俗学:中国学问注重现实生活,缺乏向上升华的宗教或哲学追求。
烟火缭乱:中国人内心充满世俗的纷扰与现实的考量,缺乏纯粹的理想主义。
3. 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
浪漫主义:中国学问中浪漫主义盛行,强调情感与想象。
理性主义缺失:缺乏非常纯洁的理性主义,更多是实用主义的体现。
两套着装:濡裙与战甲,象征和平与战争,自古如此。
4. 外交与战争策略
打过就打:直接对抗,武力解决问题。
和亲:通过婚姻联盟,缓和矛盾。
干架:无法和亲则直接冲突。
抹黑与暗杀:舆论战与秘密行动,打击对手。
耍流氓与仙人跳:策略性欺骗与陷阱。
哥们意气与背后插刀:表面义气,实则暗藏杀机。
5. 仁义礼智信的规训
规训君子:仁义礼智信是君子的行为准则。
无法约束世俗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这些准则往往难以约束普通人的行为。
6. 周灭商的流氓战争
商的铜器文明:商代的铜器文明精美,可能来自西方。
周的发配:周将纣王家族和殷商旧民发配至戎地,与西域相通。
流氓集团对文明的毁灭:周灭商被视为流氓集团对先进文明的毁灭,历史上类似事件屡见不鲜。
总结:
中原历史轨迹展现了古典时代的文明与野蛮并存,中国学问的世俗性与浪漫主义交织,外交与战争策略的复杂多变,以及仁义礼智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局限性。周灭商的事件更是揭示了历史上先进文明被野蛮力量摧毁的悲剧。这些历史闲话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风貌,也为理解现代中国提供了深刻的历史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