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 · 制度 · 战争
The Impact of the U.S. Political Situa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Prediction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World Order if Tr
Impact of U.S. Political Shift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Projecting World Order if Trump Regains Power
By Nanke Zhou
1. Renewed U.S.-Russia Relations and Global Spheres of Influence
If Trump returns to power,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may seek reconciliation, potentially resulting in a covert agreement similar to the historical Munich Agreement that divides global spheres of influence. In 1938, British Prime Minister Neville Chamberlain, without Czech representation, signed the Munich Agreement with Adolf Hitler, ceding Czech territories to Nazi Germany. Chamberlain hoped this concession would satisfy Hitler’s ambitions and prevent further conflict; however, history proved otherwise, and his policy of appeasement has since been widely condemned as a historic failure.
2. Increased Pressures on China
Under such an arrangement, China would likely face intensified pressure. Economically, Russia could exert significant pressure on China from the north, while North Korea might continue its provocations. Militarily, China would confront a strengthened U.S.-Japan alliance along the First Island Chain, challenging its influenc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3. Renewed U.S.-Europe Tensions
In this scenario, the European Union might begin to distance itself from the United States, reminiscent of the tensions experienced during President Hoover’s administration, a period marked by increasing transatlantic division. Europe could adopt a more autonomous stance, aligning less closely with U.S. policies.
4. Erosion of Global Trust in U.S. Leadership
The United States may lose its standing as the primary arbiter of global justice, leading to diminished influence and credibility, particularly in Europe. For many, this shift toward a multipolar world order might be seen as an inevitable outcome of waning U.S. leadership.
5. European Reassessment of Security and Defense
In response to a changing geopolitical landscape, Europe would need to reassess its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ecurity independently, relying less on U.S. defense.
6. Escalating Military Concerns in Europe
Growing U.S.-Europe tensions may compel European nations to increase their military capabilities, potentially sparking a new arms race. This shift could elevate global tensions, increasing the potential for futur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crises.
7. A Shift Toward Realpolitik and Global Instability
An old Chinese proverb states, “The friendship of gentlemen is as insipid as water; the friendship of petty men is as sweet as honey.” In this emerging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values of justice may be replaced by a winner-takes-all mentality, where nations prioritize power over cooper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iden Administration’s Commitment to Alliances and Democratic Principles
In contrast, President Biden and Vice President Harris remain committed to 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alliances and upholding democratic principles. Recently, President Biden reiterated his unwavering support for Ukraine, welcoming President Zelenskyy back to Washington to underscore his administration’s commitment to defending democratic principles globally.
Summary
In this context, China and Europe would face unprecedented geopolitical and military pressures. Europe might reduce its reliance on U.S. defense, opting instead to bolster its own military capabilities, which could, in turn, spark a new arms race. As global confidence in U.S. leadership continues to wane, the shift toward a multipolar world order may accelerate, driving nations to adopt more pragmatic and power-oriented approach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美国政局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川普如果再次上台对世界格局的演变预测
美国政局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川普如果再次上台对世界格局的衍变预测
南柯舟预测
首先是美俄握手言和。那已经是俄美达成瓜分世界利益圈的第二次“慕尼黑”秘密协议和交易了。1938年,没有捷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张伯伦与希特勒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出卖捷克领土给纳粹德国,以为这样可以满足希特勒的胃口,阻止战争,其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张伯伦也因其臭名昭著的绥靖政策而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第二,美俄一旦达成新的“慕尼黑”协议,中国将陷入北面在俄罗斯巨量经济需求的日益威逼,继续被北朝鲜趾高气扬的公然敲诈,东面和东南被第一岛链上的美日同盟威胁。
第三,欧盟将再次与美国交恶,重现美国胡佛总统与欧洲交恶的历史,欧洲也不再以美国为核心。
第四,美国将失去世界信任,失去欧洲信任,也不再是世界正义中心。但很多人愿意这样。
第五,欧洲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政治安全和军事问题。不再依靠美国。
第六,由于欧美地缘政治再一次发生变化,导致加剧了欧洲的军事安全担忧,欧洲新一轮军备开始,世界面临酝酿着下一次军事和政治危机。
第七,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世界重新走向在概念上“没有正义”的窘迫,“赢者通吃大洗牌”成为常态。
Why do you support former President Trump?!? by Nankezhou
Why do you support former President Trump? by Nankezhou
Many people hope that Ukraine will fail. We have also noticed that those who wish for Ukraine's failure also hope that Russia successfully destroys Ukraine. And these people who support Russia's victory are often the same group as those who support Trump. Think about it, think carefully! How terrifying! Supporting Trump might lead to Ukraine's failure.
很多人希望乌克兰失败,我们同时观察到,为什么希望乌克兰败的人,同时他们希望俄罗斯成功摧毁乌克兰,而这些希望俄罗斯胜利的人,他们与支持特朗普的人群,总是同样一帮人呢?你想,你仔细想,你再仔细想!多么恐怖!如果支持特朗普,将会导致乌克兰失败。很多人希望乌克兰失败,我们也注意到,这些希望乌克兰失败的人,同时也希望俄罗斯成功摧毁乌克兰。而这些支持俄罗斯胜利的人,往往和支持特朗普的人是同一群人。你想一想,再仔细想一想!这多么可怕!支持特朗普,可能会导致乌克兰的失败。
无论你身处哪个群体,哪一个阶层,短视的邪恶是跟所处自我阶层中的愚昧者群体密切链接的。乌克兰的未来如果失败,那是正义的大失败、总失败、历史将在非常长的时间内内陷入反文明,世界从此陷入主流反文明的未来。
在世界文明舆论倾向正义的一方乌克兰的时候,特朗普喋喋不休地说俄罗斯会赢。特朗普昨天在佐治亚州的集会中重复了自己的陈词滥调,他说俄罗斯是战争机器,他们击败了拿破仑,击败了希特勒(作为一个美国人,特朗普无视美国在战争中的作用以及为赢得反纳粹战争胜利美国对俄罗斯的无数飞机坦克炮弹的天量海量援助)。特朗普说俄罗斯“他们总是赢,美国不该援助乌克兰,乌克兰从美国拿走了太多。泽连斯基是最好的推销员,从美国拿走了太多的钱”。如果特朗普上台,乌克兰会失败,美国将会中断对乌克兰的援助,让俄乌双方坐下来和谈。
关于”民主党”人倾向卢梭主义。如果一个人拥有博学丰富的真知识和健全的人格,他就不会指责卢梭私人生活领域的选择。 博学丰富的知识往往是健全人格的基础,但这样的人在人口比例当中其实是少数,少之又少。如果说来自欧洲致力于维护个人权利的思想和自由思想奠定了美国美式文明的基础,那么柏拉图的《理想国》则是全球文明国家建立宪政司法制度的副总导演,书中用浓郁的笔墨陈述了国家和政府的义务和责任,这本书是美国高中生的必读读物。
一位网友致远说:看到这两天以色列对黎巴嫩真主党的痛击,让人明白了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正义的伸张必须有足够的实力作支撑,否则正义也要忍气吞声,正义并非天生就可以无条件战胜邪恶,因此,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每一个人都有支持正义的责任!
邪恶和正义正在分裂为两个阵营,让我们为正义支持乌克兰!
今日世界和人类文明的未来
—南柯舟与致远等网友的对话
南柯舟整理
●致远:在全球政治经济高度相关的现代,川普奉行孤立主义政治,漠视其他民族的灾难,丧失了人性的良知与道义,更是不顾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秩序,出卖他国利益仍至他国公民的自由与权利,与邪恶窜通讲和,尽管他身上有一定的保守主义成份,也让人觉得他心胸狭窄,没有远见!
●WWH: (对于特朗普)从来都不喜欢这个人,他就是彻头彻尾的商人,利益最大化是他的目标。最近看到有推文,说他是个基督徒,我是不相信的。之前他的助手彭斯也号称是基督徒 很多人把希望放在他身上,结果怎样?人们都看到了,不要相信任何政党,更不要相信任何人。每个君王都是上帝设定的,求上帝的公义怜悯彰显。
●致远:暴力恐怖下的沉默,顺从,可以赢得暂时的苟活,却在未来等待被宰割,反抗,面临被消灭,却宁死也不做奴隶和牛羊。抗暴者,往往是开创自由的先驱!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南柯舟:在没有正义感的商人眼里,本质是没有国家的,只有他们的商业利益,他必然眼中只有选票,顺从民意,玩弄民意,会导致普罗大众利益于不顾,驾驭国家机器,为其个人和圈子利益服务。
●致远:实用主义者只有阴谋诡计,没有远见卓识。
●南柯舟:实用主义者只有阴谋诡计,违背第一原理思维——缺乏直线思维。曲线思维导致邪恶。
●致远:和谐世昇一定是人权至高的世界,充满了公平正义与人性的终极关怀,有自由的文化,是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圣地。
●南柯舟: 中国人没有办法理解美国人的问题的焦点原因就是中国人不理解自由的本身。自由的本质是在正义下实现人的权利,中国人既不理解正义,因因而也就没有办法理解自由。正义的本质依然是人的权益——对普遍大众的权益以公正态度予以正视。
●致远:权力唯一合法的运行形式是保护人权,维护公平与正义。权力是自由的夭然之敌,无论是武力获取的权力还是民主授与的权力,权的的使用只有一点是合法的,那就是保护自由与人权,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南柯舟:中国人的权益来自于被赋予,从来没有一种思想保持自我主动的自由,他们认为自由是他人赋予的,权力赋予的,他们从来没有自然主义的自由观。中国人的意识中的自由来自官姥爷赋予、政府赋予、权力赋予。所以中国人的自由观念里没有正义。而没有正义的自由,是邪恶的自由。
●致远:没有真正的最初的思想启蒙,那就是人性的启蒙,要启蒙人性中的良知与道义,带来群体素质的提高。良知是人性的关怀,包括真善美,道义是指心灵走向光明之路的方法,比如哈耶克的教诲,农夫应该如何对待蛇的问题。良知是人性的关怀,包括真善美,道义是指心灵走向光明之路的方法,比如哈耶克的教诲,农夫应该如何对待蛇的问题。
●南柯舟:由于自由包含在正义中,自由的本质就是自然态的正义选择,一个没有正义观念的族群是没有未来的。
●致远:公平与正义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当每一个人都拥有人权的时侯,人与人的关系怎么相处才会和谐,那必然是公平与正义。良知与道义造就良好的人的素质,公平与正义造就和谐的社会关系!
●西贝:(拜登)那年为了大选搞黑命贵也是恶心。
●南柯舟:摆脱急功近利,以地球历史的久远来看,黑人和中东地区是地球的希望。这里是人类今日生育指数最高的地方。越是经济发达,生育指数越低,人类面临面临生育危机。中东地区在今日地球邪恶群落里的鲶鱼效应,将最终促进人类文明。中东地区为地球的邪恶群落和正义群落两个阵营,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巨大冲击,是地球人文社会的有效鲶鱼。
●致远:@南柯舟nankezhou.net 哲学的意义在于摆脱宗教的迷信,探讨自然与人性真实的运行逻辑,由此确立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智慧人生,哲理领航!
■现代大英帝国的反侵略文明史
●南柯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代表了世界抵抗纳粹主义及其侵略行为的主流力量,“世界没有英伦,天地一片漆黑”。
通常,在历史关键时刻,英国首相与英国王室会进行密切的磋商,而最后,王室的态度通常代表英国的态度。
如果看过纪实电影《丘吉尔》或者丘吉尔传记,在温斯顿·丘吉尔首次担任英国首相(1940-1945年)抵抗纳粹期间,英国的君主是乔治六世(George VI)不可忘怀。他于1936年至1952年在位。乔治六世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父亲,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丘吉尔紧密合作,共同领导英国和盟国对抗邪恶轴心国。
今天,查尔斯三世(Charles III)对泽伦斯基的接待,更是浓浓一笔。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白金汉宫期间,查理三世表达了对乌克兰的深切关怀,他说:“我们一直非常担心你们,并且长时间以来一直在为你们的国家着想,一想到你们我久久无法平静,我无法轻松表达这一切。”显示了英国以及英国王室对乌克兰局势的关注及对泽伦斯基的支持
在英国以及应对纳粹侵略的世界历史上,有许多人因抵抗外国入侵,特别是在对抗俄罗斯和德国等国家的冲突中,被认为是反纳粹世界英雄。英国政治领导人在国际冲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乌克兰危机中,必将被世界铭记:
1. 里希·苏纳克(Rishi Sunak):作为英国的政治领导人,苏纳克在任职期间面临着处理与乌克兰危机相关的国际和外交政策问题。尽管他的主要职责与内政相关,但在国际危机,特别是涉及盟友和外国侵略的情况下,英国首相和其他政府官员通常会发挥外交和支持角色。
2. 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作为前英国首相,他在乌克兰遭遇外部威胁时表现出了积极的外交立场。约翰逊在乌克兰问题上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并向乌克兰提供了政治和经济支持。他被认为是西方领导人中较早并且较为坚定地支持乌克兰的政治人物之一。
3. 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作为英国首相,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了英国和盟军对抗纳粹德国的斗争。丘吉尔以他的坚定决心和鼓舞人心的演讲而著称,成为了英国在抵抗德国侵略中的象征。
4.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也被称为蒙哥马利勋爵,他是一位英国陆军将军,以在北非和欧洲战场上的战绩闻名,特别是在阿拉曼战役中对抗德国元帅隆美尔。
除了以上四位在正面战场的领导作用,我们也不能忘记一位冷战时期的铁腕人物:撒切尔夫人。
在冷战期间,英国与美国紧密合作,共同对抗前苏联及其在全球的影响力。英国与美国的合作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其对苏联的战略目标:
1. 政治与外交策略:英国与美国在国际组织中,如联合国(UN)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保持一致立场,共同对抗苏联的外交政策和军事扩张。例如,通过NATO,西方国家建立了一个军事和政治同盟,以抵御苏联的威胁。
2. 经济制裁和贸易限制:通过限制与苏联及其卫星国的贸易,西方国家试图削弱苏联经济,减少其进行军事扩张和研发的能力。这些措施旨在通过经济手段限制苏联的全球影响力。
3. 军事压力和武装竞赛:在美国的领导下,英国参与了对苏联的军事压力和军备竞赛,包括战略武器和常规武器的开发。这一战略旨在通过展示西方的军事优势,迫使苏联在经济上不可持续地增加其军事开支。
4. 意识形态和信息战:英国和美国利用广播和其他媒体工具,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海外服务,向苏联和其东欧卫星国家(当然也是东欧卫星国家垮台的推手)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和信息,以此来削弱苏联的意识形态吸引力和政治控制力。
5. 支持苏联的反对力量:英美两国通过秘密和公开的方式支持苏联及其卫星国内的反对派和解放运动,例如在波兰支持团结工会(Solidarity)。
6. 科技与经济竞争:在科技和经济领域与苏联竞争,特别是在太空竞赛和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以展示西方的科技优势和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撒切尔夫人时期的英国,特别是在她与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紧密合作下,是对抗苏联的重要力量。撒切尔夫人坚定的反苏立场和对西方防御联盟的支持,加强了英国与美国在冷战期间对抗苏联的协作。
当然,我们需要认识的是,冷战的结束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苏联内部的经济问题、政治改革(如戈尔巴乔夫的“开放”和“重建”政策)的滞后以及失败,以及东欧国家民众对自由的强烈追求等。英国和美国的策略,虽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在暗处汹涌澎湃的对前苏联“经济战争”,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英国的反纳粹战场是世界反纳粹战场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英国及其盟友通过各自的方式为保卫他们的国家和欧洲免受“侵略者”侵害而奋斗。他们的行为在英国和广泛的欧洲历史中都被铭记和尊敬。尤其在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开始后,苏纳克、约翰逊、丘吉尔的领导行为在国际政治和外交关系方面,有助于塑造他们作为领导人的形象,并对他们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立场产生重要影响。尽管他们的主要影响力和行为集中在政治和外交领域,但在公众和国际社会的眼中,这样的行为可能会被视为英雄行为,特别是在抵抗侵略和支持全球民主和安全方面。
■当土耳其总统凯末尔盛赞英国
——英国的反纳粹传统:从丘吉尔向希特勒宣战到约翰逊“挺住!援助马上就到”!
南柯舟/文
当俄罗斯电闪雷鸣般的速度攻击基辅的时候,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向100多个国家的领袖打电话求助,只有英国首相约翰尔松发出了坚强而积极的回应:“挺住!援助马上就到”!
虽然欧洲的哲学重镇,在英国昌盛文明处于巅峰时期后发生了向南转移,但英国的文化底蕴远远的高于美国。虽然美国的开拓精神高于英国,但我认为欧美的深厚文明智慧核心,至今依然是英国。凯末尔是土耳其拉丁化文字之父,把土耳其从阿拉伯字母带到拉丁字母。他临终前给后辈们的忠告是:“如果未来在全球事务中不决,记得一定要站在英国佬那边,他们擅长做选择题。” 英国人之所以善于做选择题,是因为他们有来自历史的坚实的思想做思维世界的理论后盾。——南柯舟
我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观点,涵盖哲学、文化传承、政治战略以及个人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对以上问题进行以下几个要点的分析说明:
1,欧洲哲学的地理转移:这里提到的“向南转移”是指历史上的从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和艺术的中心从北欧(如英国)向南欧(如意大利、法国、德国)转移。当然,这种转移并不是简单的地理转移,而是文化、经济、政治变化的综合反映。
2,英国与美国的文化和精神对比:英国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美国则更加注重开拓精神。两国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路径不同,所以,我认为欧美的深厚文明智慧核心,至今依然是英国。英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美国则是建国较晚,强调个人主义,强调前进的精神,注重实用性,这导致了美国政坛一些人士(如特朗普)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摇摆不定。
3,凯末尔(Mustafa Kemal Atatürk)和土耳其的字母改革:凯末尔是土耳其共和国的创立者,他实施了包括语言改革在内的一系列现代化改革措施,将土耳其语从阿拉伯字母转换成拉丁字母,这一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土耳其的文化和教育发展。
4,关于凯末尔“站在英国那边”的忠告:这反映了凯末尔和本人对英国外交政策和历史决策的高度评价。英国历史上以其复杂的国际政治关系手腕和灵活的外交策略而闻名,这是英国“善于做选择题”的政治文化经验资源的历史来源。
5,以历史思想作为思维的后盾:即英国人的决策和思维方式受到其丰富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我认为,历史不仅是过去的记录,也是未来决策的重要参考。
总的来说,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和历史经验,文化传承和历史经验在塑造国家和个人行为方式中发挥着非常强大的重要影响。对英国历史和文化传递到其决策系统中导致的卓越决策能力,我将给予其高度评价。
●乌克兰反侵略战争的战略正义性
1. 欧美联盟与价值观:欧美之间存在着基于共同价值观和利益的联盟,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伙”。虽然存在监控和政治分歧,但它们共享民主、自由、法治等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超越了简单的盟友关系,构成了更深层次的文明联盟。
2. 欧洲人民和美国人民的价值观一致性:尽管在具体政策和历史事件上可能存在分歧,欧洲和美国人民普遍信奉相似的价值观,如民主、自由、人权等。二战期间的合作是基于对这些共同价值的保护和促进。
3. “后院论”和加拿大-美国关系: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超越了简单的地理邻近关系,他们共享相似的价值观和历史背景。尽管历史上有过冲突,但两国已经建立了基于相互尊重和共同目标的合作关系。
4. 美国“偷油”论和美国的对外政策: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外国政策的目的和动机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缘政治利益、国际安全关切和民主政治价值观传播等。但南柯舟认为,在美国地缘政治利益、国际安全关切和民主政治价值观传播中,实际上导致了独裁政治和独裁政治的覆灭,彰显了国际正义。实际上正如美国官方所宣称的,在摧毁某些政权时,美国推广了全世界人民所追求的“民主和自由”,而非仅仅为了资源。很多人说美国在战争发生地偷盗窃石油,虽然这种行为和动机常常受到外界和批评者的质疑和争议。但近世以来美国摧毁的,发动战争的地方,全球都很明白那里是/有什么样的政府,在美国军队发动战争和维护正义的地方,那里没有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美国摧毁欠缺民主/正义的地方,正是那里的人民所需要的。像萨达姆、卡扎菲等政权,那里必须被摧毁,如果联合国相关机构不主持/无法主持争议和正义,世界就不应该有正义出现吗?所有的“文明”都是给文明准备的,在羊的仓库里,所有的食物都不是给野狼准备的。农夫不能对所有的蛇都一视同仁,所以不要以“固守文明的理由”制造“野蛮有理”的根据。世界有一个交战双方公认的“潜规则”,用侵略者和邪恶一方的资源,攻击侵略者和邪恶者的阵地,这是世界战争史上一条默认的原则。正义和邪恶双方开战,冻结邪恶者的财产,使用邪恶者的资源,这是正义的手段。更进一步来讲,“邪恶者”对当地的资源并没有“正义而合法的”拥有权,所有的资源是属于当地人民的,而人民必然期待正义(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政府)的重现。摧毁邪恶,正是建立一个自/由,民/主政府的前提条件,这是人民所期待的,所以这种行为是人民自动授权的。无需经过任何人批准。
5. 美军和希伯来精神:这种观点体现了一种认为美国军事行动不仅仅是出于国家利益,而且是基于更高的道德和精神原则的理念。这种观点强调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的角色,以及其行动的道德和精神基础。尽管这种解释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或认同,但是美军在世界各地的牺牲有目共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人民组建飞行队,冒着高达1/4战死率,奔赴中国,没有金钱、没有石油、没有战利品,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为国际和平,为中国人民的安全前仆后继的去战斗。在抗日战争中,美国陈纳德飞行队为中国英勇付出,100多位美籍飞行员,300多位美籍地勤人员,在华牺牲24位(战死量高达1/4),其中21位战死,3位在训练中牺牲。
这些论述体现了对当前国际局势、历史以及文化和价值观之间关系的复杂看法。它们激发人们对这些重大问题深入思考,虽然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关于俄罗斯和普京:当前大部分人需要明白的六个问题!
●南柯舟:当今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战争,一种可能是,普京路尽图穷匕首见,癫狂中走向末日,悍然向乌克兰及第三国发射核武器,开启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模式,走向与萨达姆一样的战败结局,成为国际社会和国内人民的共同敌人。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说,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发动世界战争的国家领袖能够安然无恙善始善终。另外一种可能是,美国预先得到普金准备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情报,直接以全方位武力摧毁俄罗斯政权。在俄罗斯反战派人士的支持下,建立新的俄罗斯政权。俄罗斯走向新的文明。
●广东某大学教授木头:第三次世界大战是自/由/民/主/法治/宪政,与威/权/独/裁制度的毫不妥协的决一死战!
●1,欧美是不是一伙的还是价值观联盟?昨天与书店的某经理聊天,他认为,现阶段欧美是同盟,所以欧美是一伙的(一伙是一种强盗思维),这种理论纯粹是胡说八道,同盟和一伙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利益和价值观联盟,后者是贼寇理论。别忘了美国通过电子和黑客技术监控欧洲(尤其德国)被欧盟国家普遍抗议,最近特朗普提出欧美分裂思维。这如何证明欧美是一伙的?
●2,欧洲人民和美国人民是一伙的?还是价值观一致?当世界面临第二次战争,分裂成两个阵营的时候,是欧美主流的力量将世界推向和平,如果没有美国的小男孩和胖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不可能很快熄灭。在美国偷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前日本依然有非常强大的实力继续发动战争。以上事实,反而都已从侧面证明了一点:欧美人民在价值观上是一致的,他们都以希伯来宗教思想和希腊人文精神为引导,信仰共同的宗教基督教和天主教。
●3,“后院论”。一直以来,加拿大是美国的后院论甚嚣尘上。历史上加拿大和美国有几次冲突。美国独立之后第一次对外战争就是与加拿大的战争。如果美国1812-1815年入侵加拿大成功,加拿大就不会存在了,然而双方的冲突最终都以互相之间协商解决。今天由于加美人民的价值观是一致的,所以他们能够和平相处。所以加拿大是美国的后院说法是满嘴胡扯。
●4,美国“偷”油论。很多人说美国在战争发生地偷油,近世以来美国摧毁的,发动战争的地方,全球都很明白那里是什么样的政府,有没有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美国摧毁欠缺民主/正义的地方,正是那里的人民所需要的。像萨达姆、卡扎菲政权,必须被摧毁,如果联合国相关机构不主持争议和正义,世界就不应该有正义出现吗?文明是给文明准备的。羊的仓库里的所有的食物都不是给野狼准备的。所以不要使用固守文明的理由制造野蛮有理的根据。世界有一个交战双方公认的“潜规则”,用侵略者和邪恶一方的资源,攻击侵略者和邪恶者的阵地,这是世界战争史上一条默认的原则。正义和邪恶双方开战,冻结邪恶者的财产,使用邪恶者的资源,这是正义的手段。更进一步来讲,邪恶者对当地的资源并没有“合法的”拥有权,所有的资源是属于人民的,而人民必然期待正义(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政府)的重现。摧毁邪恶,正是建立一个自/由,民/主政府的前提条件,这是人民所期待的,所以这种行为是人民自动授权的。无需经过任何人批准。
●5,美军希伯来精神魂尤在。冒着高达1/4战死率,脑残败类们污蔑这些美军是为了金钱、石油、战利品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国际和平,为中国人民的安全去战斗。在抗日战争中,美国陈纳德飞行队为中国英勇付出,100多位美籍飞行员,300多位美籍地勤人员,在华牺牲24位(战死量高达1/4),其中21位战死,3位在训练中牺牲。
●6,进入现代高科技世界以来,反文明对野蛮的对决中,从来没有野蛮会取得最终胜利。乌克兰军队拥有大量的全世界先进发达文明国家所源源不断的支援的先进武器。乌克兰军队的伤亡比率占俄罗斯军队伤亡比率的大约6.2%。 乌克兰进行的是正义之仗,师出有名(正义之名),受致力于保护文明社会的国家长期支援。俄军进行的是被普大帝强驱之仗,长期受国际社会谴责。
■探讨国家文明的结构性起源
●参与:南柯与网友谈话录
●南柯:大家可以对我的定义进行反驳,我可以一一回复。
大部分人所认识到的文明,其实是一个非常低端的文明。
高端的文明来自哪里呢?高端的文明就来自我的下面的判断
文明体现在结构文明,即文明是一种从顶层设计上体现出其政治建筑已经具备了基于普世价值性的合理化的社会存在。
而且这个框架必须是基于普世价值的框架,然后它具备合理性,所谓合理性的概念是它具有非常有效的自我审查审核批评功能,而不是单单去审核他者。
●见龙襟:左派热爱设计,比如马户老祖,但是,现在看。。。那就是个笑话。。。
英美普世文明有没有设计部分?有,但是比例很小,绝大部分靠对自然法尊重而累积演化的传统。。。
如果你考察一下航海和保险的关系,捕鲸业和风投的关系。。。
你就不会相信啥顶层设计决定一切之类的“理性的谵妄”。。。。
●南柯:欧美文明发展到今天,如果说过去是基于对自然法的尊重,到了演化到今天,已经变现为一种刻意的设计,这种设计理念在美国体现于华盛顿对整个制度的顶层设计、马歇尔对宪法的刻意尊重,所以,现在在全世界看来,尤其是从专业人员的角度看来,它已经成为一个现实性的“制度性设计”,如果要说庞氏骗局的出现,那么我认为,它还是基于顶层设计制度性的问题。
●程福明:这个世界没有高端的文明,只有最不坏的文明。
●南柯:高端的文明就是必须基于普世价值的之后相对而言下最不坏的文明。
●见龙襟 :文明是“增加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
——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南柯:我认为杜兰特讲的是对的,所以在低端文化的世界,造就不成文明。所以高度的文化才能造就高度的文明。高度文明的世界里,具有一个对语言陈述能力具备非常文雅性的惯例,所以在高等级文明里存在一些雅词,雅句,敬语。我认为以下四部分都是基于高端政治建筑的“结构文明”而诞生的,当然结构文明,也包括内容文明——尤其是宪法司法化,当然其中包括内容文明。
●秩序四部分构成,对知识追求,经济供给,伦理传统,社会组织塑造。——来自杜兰特
●见龙襟 :@noodles 文化从属于文明。。。文明涵盖文化。。。
●南柯:所以混乱不清的杂货摊垃圾桶文明,垃圾文明,是不可能产生高级文化的。
●见龙襟:马云说过,西方选举制度下面是三权架构安排,架构下面是新教伦理,伦理下面是信仰,中间就是富兰克林和洛克这些人的理念。。。。
●南柯:对。所以这需要人群有非常高度的知识,就是建构文明的“文化建造”元素,具有非一般自然状态下蒙昧无知的高度。
●南柯:民间需要精神领袖和知识领袖。
●见龙襟怀:当然,你喜欢的领袖也有位置,他会引导社会自驱力,达成某种阶段性的文明进步。
●程福明:自然法不是逻辑的起点,逻辑的起点是理性。
●南柯:那么理性又来自于哪里呢?科学的知识建构了理性的大厦。
●李萍:文明体现在细节。
●南柯:对的。没有细节的文明就无法建造整体的文明。
●程福明:别人都说程序的正义,你要追求结果的平等。
●南柯:没有政治的平等,何来程序的正义?它两都是可以一起建设的。如果没有后者,就不可能有前者。
●关于女性与逻辑成长和自由的关系。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据中国国内专家学者研究,在中国古代,女性完全没有自由,婚嫁之前,连对方的面都见不到,就被配种猪一样,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互相说好了,就被弄到人家家里当媳妇去了。所以我下面谈到逻辑的成长历程,逻辑这种东西是存在在自由中的一种自然呈现,如果一个性别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的过程当中丧失了基本自由的话,那么逻辑在他们的内心当中是完全不可能自然的生根发芽成长起来的。从心理学家所做的实验来看,也契合于哲学上的第一原理和先验论,逻辑是一种先天存在,但是如果逻辑遭到了禁锢,就会向反逻辑成长。反逻辑行为的本身就是反人类,因为在自然状态下,人类有它独特的自我成长的条件——基于康德的先验论。
这里我们谈到了逻辑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自由。谈到关于自由的理论,有存在主义中的自由,经验主义中的自由,自然主义的自由,积极的自由和消极的自由,有各种的自由理论,但所有的自由都离不开一个原则——基于良知的自由,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自由?被规则赋予的自由,都是来自一种它者的参照系,剥夺自由的权力大都来自于暴力行为,但是这种暴力行为之中,是否有来自良知的自由,决定了自由的不同性质、内容、和概念。没有争取自由权利的自由,不叫自由。
南柯舟演绎历史系列——
●大学为什么必须传播普世价值以及人类大学教育出现前后的社会环境 /南柯舟专文
简介:大学教育为什么要传播普世价值的教育,是因为大学教育的最初本质就来源于普世的概念。它的原始意义是总和、联合;与全部、整体的意思。大学单词University一词源于拉丁语universitas/uniuersitas,universitas是由universus派生而来,意为“总和”“联合”,该词指的是任何的社团(corporation)和集合体(association)。与其词缀之血缘关系最近的单词Universitas则最早出现于马尔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前43年)的《论神性》(De Natura Deorum)之中,universitas一词表示所有事物的“全部”、人类的“全体”,与英文中的“entirety”和“the whole”同义。这两个意义,乃是普世价值的源泉。
●埃及人最先创办学校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诞生于公元前3200年前,世界上最早的学校则最迟于公元前2500多年前 出现于埃及(比孔子创办游学团体早两千多年),在那里最先的教育内容是埃及的象形文字,雅利安人的祖先腓尼基人中有一些人曾经在埃及学习埃及文字,历史上的22个腓尼基字母是 腓尼基人 在埃及学习后在24个埃及圣书体表音象形符号文字基础上将原来的几十个简单的 象形字 字母简化而形成,他们随着犹如古代动物世界一样的战斗式迁徙到了两河流域后,又以新的腓尼基字母为基础,结合古希腊原始希腊语中的几种语言,创造出了今天的字母abc…
伊斯兰教徒在公元975年在埃及开罗创办了艾资哈尔大学,著名盲人学者塔哈-侯赛因毕业于这座大学。
●印度创办学校
公元前500年印度东北部Naland古佛寺就开始传授知识,直到13世纪被入侵者雅利安人洗劫一空。
●伊斯兰教创造人类最初大学教育
现存最古老的两所大学,一所是伊斯兰教先知默罕默德去世227年后,公元859年在摩洛哥菲斯城由一位女伊斯兰教徒创办的卡鲁因大学,最先它是一座卡鲁因清真寺,这位伊斯兰姊妹名叫法蒂玛菲赫利(Fatima al-Fihri)¹,她是商人穆罕默德菲赫利(Muḥammad-Fihri)的女儿。1963 年摩洛哥独立后,通过皇家法令将卡鲁因伊斯兰大学改为现代化国家大学。另一座最古老大学也是由伊斯兰教徒在公元975年在埃及开罗创办的艾资哈尔大学。
●神圣罗马帝国天主教创办博洛尼亚大学
公元1088年,在伊斯兰教教徒们创办大学229年后,欧洲创办了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又译波隆纳大学),它是欧洲现存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世纪末出现的世界上第一所法学院,后来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于1158年颁布设立章程确定其正式身份。稍晚136年之后,1224年6月5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创建了那不勒斯的腓特烈二世大学。博洛尼亚是意大利的宗教重镇,历史上曾经走出过好几位罗马教皇,博洛尼亚大学起源于博洛尼亚城的一座神学院。 博洛尼亚大学成立之初,天主教会主要关心的是拯救灵魂,对肉体痛苦的救助则居于次要地位。今天,人类灵魂的堕落已经触目惊心。
●法国国王菲利普对教育自由权的贡献
1200 年,法兰西国王菲利普又授予巴黎大学学生特权,规定任何官员或法官,不得以任何理由对学生动手,也不能把他们投入监牢;巴黎的学生不论犯了什么罪,法官也不能侵犯他们的动产;任何人见到有人伤害学生都不能坐视不管;最后,全体巴黎公民都要在学生面前发誓,保证履行上述规定。后来,这些规定为各大学所效仿。
●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对教育的贡献
1231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九世授予巴黎大学罢教、罢课权和迁校权,学校在与教会或城市当局发生冲突时,在教学和学术工作中受到干扰时,都可行使这一权利。
●历史转折:亚里士多德著作禁令的解除
1254 年,教皇英诺森四世和亚历山大四世交接期间,教会解除了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禁令。
●菲利普四世对教育自由的贡献
1340 年,菲利普四世授予巴黎大学一项特权,规定任何俗人,不论地位、声望如何,都不得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打扰,或用其他方法进行敲榨勒索,不准以捐税、地方税、关税以及人头税或其他形式的苛捐杂税为借口进行勒索。
●拿破仑对大学教育的贡献
拿破仑共和制政府(1799—1804)颁布法令切断了意大利教会与大学的联系,同时废除了全部“神学”和“教会法”内容的教学,大学改革后仅保留了物理、数学、医学和法律四个院系,大学校长由教授选举产生。
●拿破仑革命失败后教育的悲剧:审查制度
拿破仑革命失败后,教皇卷土重来,罢免了教授选出的校长重新任命红衣主教担任校长,恢复“思想道德监督委员会”检查教师意识形态规范,新入学的学生必须提供一份由教区牧师签署的“品行良好证书”,从而使教会教区牧师变为审查人们品德的最高权力掌握者,签署表格同意完全控制他们公共和私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等等,完全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这种反人类的行为,使得道德审查变成一种权力。
●基督教分裂、重商主义盛行、以及师生共同体的诞生,现代大学出现的社会基础
公元1054年基督教大分裂到公元1200年前后,这一时段重商主义复兴、城市再度兴起、城市中产阶级增长、手工业劳动专业化以及12世纪文艺复兴。在这种背景之下,巴黎教师和学生共同体应时而生。与当时学人共同体相对应的学术语是universitas,在中世纪语境中,universitas与我们今天的“大学”(university)并不相对应。①University一词源于拉丁语universitas/uniuersitas,universitas是由universus派生而来,意为“总和”“联合”,该词指的是任何的社团(corporation)和集合体(association)。②Universitas最早出现于马尔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前43年)的《论神性》(De Natura Deorum)之中,universitas一词表示所有事物的“全部”、人类的“全体”,与英文中的“entirety”和“the whole”同义。③公元4世纪,基督教徒卡西迪乌斯(Chalcidius)在其翻译帕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年)的《蒂迈欧》(Timaeus)中使用该词,把它翻译成希腊语的“to pan”或“olotes”,換言之,它的意思仅仅是“整体”(totality)。④总之,universitas一词最初是表示集合和整体的意思。中世纪早期,基督教在西欧兴起之后,拉丁语的语法和词汇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宗教的介入产生了变化和扩展。
备注:
1,源自伊斯兰之光网站:http://www.norislam.com/html/Culture/2016-12-04/7621.html
引用张弢《大学之名的中世纪起源与考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